新型“红匣子”移动指挥平台城市“千里眼”高科技令火魔节节败退王臻 周洁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的日新月异,现代火灾的种类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使消防部队面临灭火救援的严峻考验,同时也直接威胁到整个城市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日前,由杭州消防支队作为主承担单位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城市公共安全综合试点(杭州市)”课题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验收。
新型“红匣子”将在全国推广 目前,消防部队在灭火预案制作和使用上普遍存在时效性不强、质量不高、不切合实战需求等现象,杭州消防支队以灭火预案和安全信息数据库为核心,开发了集成安全信息基础数据库、杭州市消防抢险救援指挥系统、重大典型危险源事故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及计算机决策支持为一体的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系统,共包括灭火预案、道路水源、器材装备、危品资料、WEBGIS系统、数据应用、火场登记、防消结合、修订审批、业务学习、系统维护等12个模块以及灭火救援矢量图编辑器和矢量图网页显示支持控件等软件成果。 为使系统包含的信息内容更全面、准确,实战指导性更强,杭州消防支队事先认真调研了基层500多名官兵的战斗实际需求,在省消防总队的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7月,在全省消防部队推广使用。支队成立专门的数据采集小组,还在杭州市广泛收集有关原始资料,对重点单位、新村小区、道路水源(延伸到镇、村)、器材装备和相关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数据采集,拍摄现场照片,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制作了大量的方位图、平面图,为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系统提供大量实用信息,确保了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准确性。数据信息收集的系统性和广泛性在我省乃至全国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基础工作建设上首屈一指。 这套系统,已经可以完全取代过去纸质形式的“红匣子”系统,可应用于移动终端,通过无线联网方式实现信息查询和事故现场信息登记管理。从2003年开始研发并日臻完善的新型“红匣子”系统,至今已使火灾损失直接减少9000多万元,在现实斗争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公安部消防局领导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刘铁民主任等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目前,公安部消防局正向全国消防部队推广该系统。
“移动指挥平台”乃全国首创 针对部队原有的消防指挥车设施相对简单、功能落后等情况,杭州消防支队课题小组大胆革新,结合119调度指挥中心的功能构架,于2004年4月,在由丰田柯斯达商务面包车改造过的移动通信指挥车上配置了集无线通讯、数据、图像传输、GIS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广播、供电、照明、摄像、测爆、侦毒、气象监测等为一体的移动指挥功能。利用联通CDMA1X数据专线,便可与119支队指挥中心形成互联,并在车上同步显示出火灾地址、调派力量、战斗情况等,还能即时对各个消防中队进行联网调度,真正实现了固定指挥中心与移动指挥中心的完美互接,使灭火救援战斗更科学、合理、灵活。 更值得称道的是,“移动指挥平台”上还精心配置了高清晰摄像机,经过液压可使其升高至9米,实现360度全方位摄录,可同步将影像资料传输到指挥车或指挥中心,指挥员无需走出车体,就能通过车上的大屏幕投影仪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从而作出决策。由于这辆指挥车能够在不同环境、不同形式下应用于抢险救灾。目前,该车的通讯指挥和调度能力已大大辐射全省,在全国属于首创。
高空瞭望监控系统成为城市“千里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有效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杭州消防支队派出专家组成员专门走访了重庆、武汉、上海等地,考察当地的各类移动指挥设施,有重点地对国内高空瞭望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展开了广泛调研,及时获取到当前最新的数字图像传输的主要技术、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扎实的技术保障。通过技术攻关,杭州市共建成高空瞭望点12个,分布于杭州城区、下沙、滨江、余杭、萧山等地区,消防部门能在这些高空瞭望点,遥望到城区的大部分地方和重点单位,无论白天黑夜,从瞭望点传来的图像均能保持清晰、稳定,画面质量接近DVD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在各消防中队建立的36个远程监控点,指挥中心可以实时监控了解到各中队出警时间、出动速度等,便于指挥、监督,这在全国也是首创。
重点单位自动报警系统很管用 目前,杭州市火灾自动监控中心不仅拥有城市无线自动报警系统,还增加了城市有线自动报警系统。到现在为止,全市火灾监控联网单位已达到384家,其中无线联网单位285家,有线联网单位99家,分布在各个城区的政府机关、银行、商业大厦、宾馆、市场、超市、小区等消防重点保卫单位,火灾报警探头数超过了6000个,大大拓宽了消防监督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报警中心实行24小时专职值班接警,自运行以来,监控中心已多次在无人报警的情况下发现了火警,这对于杭州消防部门提高火灾处置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促进消防管理由被动的分散式向主动的集中多层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
|